有券商人士认为,在当前a股各项市场化改革政策陆续出台的背景下,京沪高铁作为“新时代中国核心资产”,通过真正市场化的询价定价方式,突破了23倍市盈率,充分体现了优质优价的理念,这对于正在迈向进一步市场化的a股市场来说无疑是最佳的选择。
值得注意的是,市场化询价定价的方式并非京沪高铁首创,据了解,从2018年6月发行的工业富联开始,证券监管部门就一直在进行大盘股市场化询价定价的试点,稳步推进市场化改革。市场化询价试点项目选择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不仅要考虑项目公司本身的质地,还要综合考虑项目募集资金情况、拟使用的发行方式,更要考虑二级市场状况以及市场对项目公司的接纳程度等因素。有投行人士表示,大盘股发行股份数量多、募集资金量大、市场关注度高、一般投资者对公司经营情况及财务状况分析的难度高,向网下专业投资者询价定价,买卖双方博弈更充分,确定的发行价格更加公允。
不过,采取市场化询价方式的ipo企业并不意味着发行市盈率一定会超过23倍。之前,采取市场化询价定价发行方式的工业富联、中国人保、中国广核、渝农商行、浙商银行、邮储银行等公司的发行市盈率均不高,其中最高的工业富联发行市盈率为17.09倍,最低的中国人保发行市盈率只有8.87倍。
市场人士认为,本次京沪高铁发行市盈率超过23倍,是市场询价的结果,说明京沪高铁的公司质地和投资价值得到了网下专业投资者的广泛认同;这也是监管部门一直努力推动大盘股市场化询价的成果,使得真正优质的企业能够享受到好的估值,从发行端提高a股市场的估值定价能力,长期来看这有利于a股市场的优胜劣汰,优化a股市场的上市公司结构。
根据招股说明书,2018年,京沪高铁实现营业收入311.58亿元,净利润102.48亿元;2019年前三季度,京沪高铁实现营业收入250.01亿元,净利润95.19亿元。未来,京沪高铁还有诸多看点,例如:提速扩容不断推进,公司运能仍有较大提升空间;票价市场化或将推动公司平均客公里收入水平和客座率提升;收购京福安徽公司资产,中长期将打开公司盈利成长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