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到台州的物流
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长足进展。经过建国5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后20多年的建设,我国基本建成了由铁路、公路、水运、民航和管道运输组成的物流运输基础设施体系。2003年我国铁路营业里程7.3万公里,比1978年增加41%;公路里程达179.6万公里,比1978年增加102%,其中高速公路3万公里;内河航道里程12.2万公里。我国还建成了一批铁路、公路站场和货运枢纽、海运和内河港口、机场。2003年沿海港口万吨级及以上深水泊位达到近600个。运输线路和作业设施有了较大的改善。以发展现代物流为核心的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等大批涌现。随着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在共用通信网的规模、技术层次、服务水平方面都发生了质的飞跃。2003年,电话用户总数达5.32亿户,其中固定电话2.63亿户,移动电话2.69亿户。电话普及率达到42部百人。互联网上网人数达7950万人,上网计算机达到3089万台,网站总数达到59.6万个,互联网的应用逐步普及。
青岛到厦门的物流
可以通过服务网络或传真,电话准时反馈给客户承运货物的到货情况、途中运行情况及发货情况、增加运作透明度,解除后顾之忧。每一单货物都会按客户提供的收货方电话,在货物的到站的当天与对方客户联系,通过传真,电话或邮件通知对方准确的提货时间。随车备有客户信息反馈单,随时了解运输过程中的意见和建议,可签回单,同时建立客户档案、客户走访卡、定期走访客户,了解客户要求,完善我们的服务质量。 公司内部管理严谨,部门分工明确,配合环环相扣,每一单货物都有详细记录,各部门逐级签字核实,最后交由操作部门具体操作,由客户服务部全程跟踪跟进。
物流(virtual logistics)是指以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物流运作与管理,实现企业间物流资源共享和优化配置的途途物流方式。即多个具有互补资源和技术的成员企业,为了实现资源共享、风险共担、优势互补等特点的战略目标,在保持自身独立性的条件下,建立的较为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物流利用日益完善的通讯网络技术及手段,将分布于全球的企业仓库整合为一个大型途途物流系统,以完成稳定的物资保障任务,满足物流市场的多频度、小批量订货需求。物流本质上是“即时制”在全球范围内的应用,是小批量、多频度物资配送过程。它能使企业在世界任何地方以很低的成本跨国生产产品,以及获得所需物资,以赢得市场竞争速度和优势。物流管理模式的另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通过外部资源的有效整合,实现对市场机遇响应。但由于物流并没有改变各节点企业在市场中的独立法人属性,也没有消除其潜在的利益冲突。因此,物流也给各联盟企业带来了一些新的风险问题。从社会经济的角度看物流,它属于宏观物流;从企业经营的角度看物流,它属于微观物流。宏观,是指综合性全部,构成其全部的主体叫微观。
青岛到泉州的物流
青岛到福州的物流
物流管理的发展经历了配送管理、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3个层次。物流管理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军队输送物资装备所发展出来的储运模式和技术。在战后这些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界,并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运作效率,为企业赢得更多客户。当时的物流管理主要针对企业的配送部分,即在成品生产出来后,如何速度而高效地经过配送中心把产品送达客户,并尽可能维持很低的库存量。美国物流管理协会那时叫做实物配送管理协会,而加拿大供应链与物流管理协会则叫做加拿大实物配送管理协会。在这个初级阶段,物流管理只是在既定数量的成品生产出来后,被动地去迎合客户需求,将产品运到客户指定的地点,并在运输的领域内去实现资源优化使用,合理设置各配送中心的库存量。准确地说,这个阶段物流管理并未真正出现,有的只是运输管理、仓储管理和库存管理。物流经理的职位当时也不存在,有的只是运输经理或仓库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