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凌晨2点,常州市新北区某工地的三名工友先后出现呕吐、剧烈腹痛伴有水样腹泻多次而被其他工友送至市四院急诊就诊,接诊医师是医院急诊内科主治医师巢益群,在询问病史的时候,得知这三名工友晚上进食了自己采摘的蘑菇,便诊断为“蘑菇中毒”。当时,这三名工友很意外,“不是说颜色鲜艳的蘑菇才是毒蘑菇吗,自己采的是又白又大的蘑菇,怎么就中毒了呢?”
同样有这样疑问的还有一对母子,9月1日晚间,家住新北区的81岁的李奶奶和58岁的儿子也是吃了一盘自己家附近的草丛里采摘的白蘑菇出现剧烈腹痛、腹泻症状,当巢益群告诉他们是蘑菇中毒时,他们也觉得不可思议。其实,每年雨季,食用野蘑菇中毒的案例并不少见,严重的可能会出现肝功能受损,甚至危及生命。
“野生的蘑菇是不能随便吃的。许多品种的野生蘑菇都含有足以致人死亡的剧毒!这些毒蘑菇伤人甚至致死事件屡见不鲜,有必要提醒市民不要采野蘑菇吃!”巢益群说,“千万不要以自己的观点或根据以往的经验来判断蘑菇有毒无毒,因为毒蘑菇与食用菇外形相似,难以区别,极易误食而引起中毒。”
据了解,全世界已知的毒蘑菇有435种。在野外,无毒的蘑菇往往与有毒的蘑菇混生,无毒蘑菇很容易受到毒蘑菇菌丝的沾染,甚至部分附生在有毒植物上的无毒蘑菇种类也可能沾染毒性。毒蘑菇中毒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误食后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以及精神亢奋、精神抑制、精神错乱、幻觉等精神症状,严重的可出现溶血、肝脏和肾脏损伤等严重症状。肝损害型中毒型最为凶险,且中毒症状严重,发病急,死亡率高。“食用野生蘑菇后,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时,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治疗,因为现在还没有治疗毒蘑菇中毒的特效药。”